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故事之殿 > 仙俠 > 無上丹尊夢醒淚殤 > 第九十二章:你有眼不識真人

“陛下。”劉毅剛想開口爭辯一番,但是又不知道該怎麼爭辯的好。崇禎根本不可能瞭解自己的想法,在他看來,或許保住京師纔是最重要的,畢竟遼東離著自己十萬八千裡,眼不見心不煩,可是京師就在不久之前受到了一次重創,如果自己是崇禎恐怕也不能接受短期內兩次重創的結果吧。可是崇禎不知道的是...哎!這要自己怎麼說纔好,難道告訴他,如果不管遼東,那麼金兵每隔兩年就會打進關內一次,一直持續到一**四年你上吊自殺嗎?顯然這話冇法說,但是劉毅的嘴唇動了動。

“咳咳咳,劉將軍,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內,聖上的擔心絕不是冇有道理的,京師不容有失,本官以為,劉將軍當集中精銳護衛京師,平定山東之亂,至於關外,等內部整合好之後再圖遼東。”作為首輔的周延儒是知道崇禎的脾氣的,看崇禎剛纔的意思,分明是已經動了留下新軍的心思,這時候如果劉毅不識相的話肯定會觸怒龍顏。所以周延儒立刻出來壓住了劉毅的話頭。周延儒自己就想將劉毅的新軍留下,何況崇禎已經表明瞭心態。

周延儒這麼一說,溫體仁梁廷棟等人紛紛附議道:“陛下所言甚是,新軍兵寡,更不能分散使用,犯兵家大忌,閣老所言老成持重,攘外必先安內,勿複議也。”

眾人紛紛表態,自然正中崇禎皇帝下懷,既然群臣支援那就冇什麼好多說的了,崇禎轉頭對劉毅說道:“既然周閣老和諸位重臣都是如此意見,朕意已決,劉將軍,你立刻領兵前往山東平叛,拱衛京師,務必消滅叛軍。”

周延儒見劉毅不動,在一旁出言提醒道:“劉將軍,聖上已經下旨,趕緊領旨吧。”劉毅這才反應過來,無奈跪下道:“末將領旨。”

出了養心殿,劉毅一路是悶悶不樂。周延儒等內閣**自然是不會去關心劉毅的想法,出了宮門也是一道結伴而行,隻有劉毅孤身一人返回城外軍營。冇想到崇禎這樣冇有戰略眼光,作為皇帝,目光應當放眼全國,怎麼能隻看著京師這一畝三分地,如果說眾臣想讓新軍拱衛京師可以理解,畢竟都是些自私自利的小人,在他們眼中,莊園田產自然比家國社稷重要。可是崇禎呢?崇禎是整個大明帝國的皇帝,如果遼東冇了,那麼山海關完全裸露在金兵的鐵蹄之下,到時候皇太極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難道憑藉長城防線那一層薄薄的兵力就能攔得住他們?未免有些異想天開了吧。

“哼!劉毅這小子,端的不識好歹,閣老和諸位大人都發話了,他還要頂撞,他以為自己是誰?憑藉六千騎兵就要以一打二?本兵執掌兵部這麼長時間以來,全國兵馬的情況也算瞭解的比較清楚了。不錯,新軍是很能打,然而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劉毅上次僥倖表現出彩,還真把自己當個人物了?連閣老的話都不放在眼裡。著實可惡!”眾臣一起結伴而行,周延儒提議大家都不要坐馬車,就這樣走著去內閣,也算是透透氣。說話的正是兵部尚書梁廷棟,眼見劉毅有點不把他放在眼裡的意思,他立即在周延儒和溫體仁麵前表達起自己的不滿來。

溫體仁今天表現的特彆反常,從上場到下場愣是冇說一句話。當然他是刻意而為之,作為次輔,或者說是未來的首輔,溫體仁可能在政務上比不過以往的首輔,但是在陰謀詭計方麵溫體仁無出其右,他已經敏銳的感覺到周延儒開始懷疑他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也就意味著周延儒跟他撕破臉的時候快到了。但是現在根據溫體仁的經驗來看並不是跟周延儒翻臉的最好時候。很多事情還冇有處理完畢,很可能會發生變化,即便要鬥爭也要在這次皇太極和山東的事情結束之後。如果周延儒處理的不好,正好就是拿來攻訐他的把柄。所以溫體仁現在是越低調越好,能拖一時是一時。

周延儒眯著眼睛看了看溫體仁,見溫體仁一副低調恭謹的樣子,心裡更是冷哼連連,真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冇想到問題竟然出現在自己統領的內閣之中,溫體仁跟自己在同一條戰線也不是一年兩年了,究竟為什麼突然反水,周延儒一時也冇有想明白,況且自己跟溫體仁合作的也算不錯,而且大家就目前來看也是有共同利益的,自己也冇得罪過他,怎麼就有了反心。他哪裡知道,溫體仁冇有彆的理由,從他以前彈劾錢謙益科考舞弊一事就應該知道,這個人是為了上位不擇手段之人,管你是誰,隻要是擋在他晉升首輔的道路上的人都是他的敵人,那麼很明顯,作為現任首輔的周延儒自然是他要拔除的釘子。

周延儒不再看他,而是回答梁廷棟道:“梁尚書,其實你也不必大動肝火,有**份,你一個兵部尚書和一個參將計較,傳出去不是笑話嗎?大明除了聖上,就是內閣,他劉毅就是如來佛掌中的孫悟空,不錯,他是能打,但是他還能反了天?隻要我們將他牢牢限製在京師就行了,等會你就從兵部選調監軍。立刻派往城外劉毅的軍營,監視住他。”

梁廷棟聽見周延儒的話,深感周延儒老謀深算,不錯,既然劉毅的新軍臨時北調,那麼兵部也可以臨時調派一名監軍過去,這樣等於給孫悟空上了緊箍咒,不怕劉毅玩花樣。

“將軍,你...”劉毅回到軍營,吳東明看到他悶悶不樂的樣子,不知道在兵部發生了什麼,可是吳東明不傻,他明白,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要不然將軍去兵部拜會一下梁廷棟,怎麼會這麼晚纔回來,另外還是這副臉色,難道是兵部的人給將軍臉色看了,早就聽說兵部這幫大老爺一向排外,地方上去京師的將官,哪個冇受過他們的氣。他不禁怒火中燒,竟然敢給將軍臉色看,他們難道不知道城外的兵馬是青弋軍。

劉毅擺擺手,示意吳東明坐下。他開口道:“東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吳東明起身道:“將軍儘管問。”“不用緊張,坐下吧。”

劉毅深深吸了一口氣道:“如果朝廷讓我們駐紮在這裡,拱衛京師,你若是主將,你會怎麼辦?”吳東明驚訝的看著劉毅,將軍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朝廷不許將軍支援遼東?朝廷是不是瘋了,前人苦心孤詣經營良久的遼東軍鎮,眼看著就要被建虜擊破,就算不是摧毀,也是要殲滅遼東軍大量的有生力量,這跟擊破就冇什麼兩樣了,未來遼東也是守不住的。將軍既然這麼問,一定是朝廷內部鬨出了什麼幺蛾子。吳東明有些猶豫,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劉毅的問題。

“你儘管直說,就跟著自己的本心走,假如你是主將,應該怎麼辦?實話告訴你,我在京中遇到了大難題,聖上和內閣一致認為攘外必先安內,要將我們的兵馬留在京師,上麵的意思是讓我們先幫忙平息山東的叛亂。可是這樣一來,遼東我們根本就來不及救援了,盧象升的天雄軍根本就冇有形成戰鬥力,短短幾個月的集訓,就算是訓練場上的成績還行,可是一旦進入真正的戰場,士兵們一緊張,立刻就會原形畢露,三個月的時間還不足以形成條件反射,你也是帶兵之人,不會不知道我說的道理了。”劉毅對吳東明誠懇的說道。

吳東明這才肯定,果然是上麵出了岔子。上麵是怎麼想的,遼東戰局牽一髮而動全身,山東的叛軍雖然也難纏,但是比起建虜來,肯定是小巫見大巫了。孰輕孰重就分不清楚嗎?他抬起頭目光炯炯的看著劉毅道:“將軍,既然將軍這麼問,末將就實話實說了,如果這個問題末將遇到了,那就隻有抗命了。天地良心,人活在世上,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朝中的人不知道前線的艱難,更不知道百姓的疾苦。民為重,君為輕。這是數千年的道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要是水都冇了,還要這舟有個屁用。將軍不是常說嗎,青弋軍的使命是保家衛國,什麼是保家衛國,在末將看來,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能安安穩穩活著那就是家,有了他們纔能有國,而我們要保護的正是這些淳樸的百姓。遼東要是冇了,建虜年年入關,何來家國。末將不才,若是這樣的情況,末將一定分兵拒之,遼東山東都要保!”

劉毅盯著吳東明半天說不出話來,有道是士彆三日當刮目相待,冇想到吳東明竟然能說出這麼一番大道理來,看來青弋軍的將軍們不僅是文化水平在不斷提高,眼界也是不斷的開闊。吳東明的話彷彿一柄大錘,一下子將劉毅敲醒,是啊,吳東明說的對,自己本就是穿越來的,還他孃的在乎朝廷那幫奸佞乾什麼?他們是為了自己的私利,可是他劉毅是為了拯救更多的百姓,雖千萬人吾往矣,有什麼好怕的。袁督師即便是死,也要堅持自己的理想。難道自己這樣的勇氣都冇有嗎?大不了就是再死一次,穿越到漢朝還是秦朝去算了。孫承宗,盧象升,這些忠臣良將如果都不救的話他劉毅還算是個人嗎?何況這些人對自己的情誼,分兵!必須分兵!抗命算什麼,劉毅什麼事情冇有乾過,連他孃的魏忠賢都救出來了,要是被錦衣衛得知了,哪一條不是死罪,何況再加上抗命這麼一條。青弋軍不是崇禎的軍隊,也不是周延儒的軍隊,他們是新軍,是大明的新軍!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